资治通鉴:领导的人性弱点,是你触碰权力的起点!
- 发布日期:2025-03-07 17:34 点击次数:68 《资治通鉴》第八十三卷 晋纪五西晋·晋惠帝永康元年(庚申,公元300年)【原文】于是赵王伦称诏赦天下,自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一依宣、文辅魏故事。置府兵万人,以其世子散骑常侍荂领冗从仆射,子馥为前将军,封济阳王;虔为黄门朗,封汝阴王;诩为散骑侍郎,封霸城侯。孙秀等皆封大郡,并据兵权,文武官封侯者数千人,百官总己以听于伦。伦素庸愚,复受制于孙秀。秀为中书令,威权振朝廷,天下皆事秀而无求于伦。【译文】译文有点长,略过【解析】在昨天提到,司马伦完成对贾南风集团抓捕,并把政变行为合理化。之后的司马伦毫不掩饰自己对权力的渴望,封了一大堆头衔,就差直接登基称帝。上面的材料就是对这一时期司马伦所作所为的记载,重点不是司马伦怎么搞权力,而是关于孙秀这一段,很值得细品。“伦素庸愚,复受制于孙秀。秀为中书令,威权振朝廷,天下皆事秀而无求于伦。”关于权力有这样一个的概念:权力不是你有多大的头衔,而是你能影响到多少事情。基于此再看上面关于孙秀那段话,司马伦看似头衔很多,实际上权力却集中在孙秀手上。从字面看好像是司马伦水平不行,让孙秀钻了空子,但这个角度看不出什么名堂,最多就是骂司马伦蠢、孙秀?我觉得,看待任何事情,如果用单纯的用好坏来看问题,对于个人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你要思考,他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背后的原理、规律是什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才是我们要学的东西。今天就来聊聊,孙秀如何搞到了司马伦手中的权力。在我看来,所谓司马伦的庸愚不过是后世主观化的高度概括,而造成司马伦手中权力到孙秀手中去的原因,是司马伦对于权力认识是有严重不足的。其一,权力带来的责任记住,所有事情都有成本,权力集中在个人手上的成本就是必须要对此负责。而这个负责不是说出了问题要去承担,而是你必须为此去决策、去做相应的事情。或者可以这样理解,你不决策,权力哪怕是你的,也最终会流失。就比如说中央集权王朝皇帝的事情很多,忙得要死,根本处理不过来,这就是中央集权带来的成本之一。司马伦觉得自己名头大、权力集中在自己身上,感觉很吊,但是他没想到权力一旦在自己身上集中,海量的工作要承担。一个庸人,他哪能带的动这些,他想的是玩、是享乐、是作威作福,这些责任他是不想的。而成本不会消失,自己又不想承担,那必然要有转移。孙秀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到台前。其二,权力制衡的缺失先不说孙秀这人道德水平如何,才能大概是有一点的。司马伦相信孙秀,和他关系又好,于是就把大量决策类工作交给孙秀。这个操作属于大多数水平不够、又不想干工作帝王的常规操作,自己不干找能干的人来干。司马伦如此也没有问题,但问题是司马伦把事情都集中在孙秀一个人手中负责,这就意味着没有人平衡孙秀。司马伦无法在把权力下放过程中通过平衡来确保自身权力安全。倒不是担心孙秀造司马伦的反,而是作为一个合格上位者权力平衡、制衡是必须要会的基本操作之一。就算是刘备托孤诸葛亮,也依然做了权力平衡。记住,权力平衡和作为上位者对下面信不信任是两码事。其三,放权不管即失权司马伦搞不定那些政务,而司马伦想玩又不想花费时间处理政务,孙秀的介入就成了必然,于是司马伦放权给孙秀。这其实基本上是绝大多数领导放权给下面的一种基本逻辑,即没时间处理的事,授权给下面去做。但材料中有这么一句话:威权振朝廷,天下皆事秀而无求于伦。朝廷上下都找孙秀,却不找司马伦。这话背后的含义有两重。一来,司马伦放权之后就不管了,自然下面人不会再找司马伦,只会找那个说话算数拍板的。二来,授权之后司马伦并没有保留自己的影响力和最终决策,而是全盘交给孙秀。授权没什么,授权之后不管,等于权力就没有了,这是大忌。而稍微有点权力敏感的都会对被授权者保留最终决策权和基本的汇报制度,为的就是防止授权之后尾大不掉。所以,某种程度,孙秀能搞到司马伦的权力,是司马伦选择的结果。反过来看,假如事情回到原点,司马伦在给自己搞了一大堆头衔之后,且司马伦就是一个普通人,孙秀如果想一点点搞权力,他应该如何做?或者说他如何让司马伦相信把权力交到他手中没问题?记住,手握权力之人,必然要解决3个问题,用权力干什么?如何确保权力安全?如何低成本运用权力?而想要解决这3个问题,就必须从人性来入手。第一,控制感与安全感本质上司马伦的权力给孙秀,虽然是司马伦不想管事,且相信孙秀,但如果司马伦感觉到不舒服,权力也必然会收回。孙秀想要长期把握权柄,就必然要让司马伦感觉孙秀仍然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可以通过控制孙秀来控制权力。这就是职场中最常见的,早请示晚汇报,哪怕领导不乐意,你也要。重点不是事情,而是你这个态度表现出的是对领导的服从,而在领导视角中则看到的是你不敢乱来,他对你有控制,自然就放心权力在你手中。你不搞这一套,哪怕授权给你,领导心中东空落落的,这个无关制度,只与人性有关。第二,意志延续权力用来干嘛?不是显摆,而是运用权力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从司马伦这一层来说,必然有他的核心利益,权力也是围绕这个来运转的。当权力授予孙秀的时候,并不是孙秀多棒,而是在司马伦眼中,孙秀能够延续自己的意志想法。这也是职场提拔的底层逻辑,非是你多厉害,而是领导觉得你和他是一路人,提拔你,一定是你能贯彻他的意志。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为自己权力在手就可以按照自己想法来看,于是出问题了。第三,放心感权力授予的目的是让你做事,是我想偷懒享福,是你要干事的。无论是司马伦授权给孙秀,还是其他案例都是如此,授权给你就是要让你做事。司马伦水平不行,授权给孙秀,是他觉得孙秀能把事情搞定。这个算是领导有自知之明,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还有一种情况,领导水平很高,同样授权给下面,那么这个时候领导授权的逻辑就是这个人靠谱做事稳,交代去做能出结果不会扯出一大堆事。其实无论领导水平高低,授权之后都不希望做事的那个人惹出麻烦事来让自己擦屁股。如果总是搞出事来让自己收尾,领导必然会把权力授予其他人。你再看孙秀能搞到司马伦的权力,既有司马伦自己撑不起来的因素,更有可能是孙秀做到了让司马伦放心、安心的因素。【闲扯】如果你是员工如何让领导愿意给你权力?咱们先不说什么和领导关系好不好的问题,你首先要意识到一个关键的问题,且很多人都容易忽视的常识。领导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有人性的懒惰,他就必然想轻松、安逸、不思考、坐享其成,但因为所处生态位,领导不得不去管事、不得不去搞各种事情,但从人性角度上,他是不愿意的。好好细品上面这句话。记住,一个人的人性的弱点就是另一个人的机会。我们所有人的内核中都有一个巨婴,区别只在处于何种环境,这个巨婴会被激发出来。而对于看到这片文章的你来说,如果你想要搞权力,那你就要让你的领导进入到巨婴状态。让他觉得你做事靠谱、稳定,他会让你做更多事。让他觉得你和他是一路人,他就会让你参与核心决策。让他觉得能控制你,他就会授权给你。你让他感觉舒服、没有压力,他就会依赖你,而你的机会在此体现。记住这么一句话:对于每一个混职场的人来说,接触到最优质的资源不是市场,就是你们的老板和领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相关资讯